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方案开发

2020-04-22 12:19:48 fandoukeji

  近期受疫情影响,高温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参考,因此体温测试成为排查感染者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进行疫情防控,目前,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关口、医院、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都已经启动体温测量,红外测温属于非接触式测温,不仅效率高、精度高、使用方便,还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因此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产品之一。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鼓膜温度的温度计,通过红外导波管将主要由鼓膜发射的红外辐射能传送到热电堆等热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后进行电信号处理得到人体温度信息。


  目录


  一、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方案介绍


  二、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方案优点


  三、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测温原理


  四、智能红外线耳温枪工作流程


  五、智能红外线耳温枪功能规格


  六、智能红外线耳温枪种类分析


  正文


  一、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方案介绍


  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是属于非接触遥测式(虽然也许还不到一公分)的温度测量仪,它是利用检测鼓膜(相当于下视丘)所发出的红外线光谱来决定体温,根据黑体辐射理论,不同温度的物体所产生的红外线光谱也不同,利用可以精准到0.1的温差电堆(Thermopile)红外线传感器,再以微计算机转换读数而显现出来。


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方案开发



  二、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方案优点


  利用所有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发射红外线的特征,采用红外线专用探头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senser)收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转变为微弱的uV~mV级电压信号,再经过近百倍的电压放大,进入高精度高分辨率AD转换器,得出的数字信号经过单片机复杂的处理,得出实际的温度,通过人机界面进行表达:LCD显示或者 语音报数 或者 经过数据传送到电脑进行集中处理。


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方案开发



  三、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测温原理


  物体处于绝对零度以上时,因为其内部带电粒子的运动,以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波长涉及紫外、可见、红外光区,但主要处于0.76~3μm的近红外、3~6μm中红外、6~15μm远红外区。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


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方案开发



  四、智能红外线耳温枪工流程


  人体鼓膜的辐射能量主要处于6~15μm区。耳温枪通常使用热电堆传感器,此传感器包含了上述的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热电堆、热敏电阻。通过热电堆传感器,检测人体鼓膜的远红外6~15μm的辐射强度。这一测量结果是相对量,即所得结果与被测物的辐射强度和热电堆本身的温度相关。而热敏电阻则用于测量热电堆本身的温度。通过计算辐射强度及热电堆本身的温度,即可得到被测物的温度。


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方案开发



  五、智能红外线耳温枪功能参数


  智能红外耳温枪的校准分为环境温度与黑体温度校准,环境温度:把传感器置于25.00 +/-0.02度水槽中,等稳定后按下某个键确认,一般耗时30秒。黑体温度:先把黑体调到37.00+/-0.02度,再把传感器塞入到黑体里,等稳定后按下某个键确认。一般耗时20秒。


  1、测温范围:前额:32-43表面温度0-60


  2、测量精度:±0.3C


  3、测量时间:≤1秒


  4、测量距离:1-10CM


  5、测量方法:红外线测量


  6、发射率:0.95


  7、红外波长:5-14um


  8、按键:开关机/记忆,start


  9、功能:高温报警,记忆温度10次


  10、组成:由热电堆式红外传感器,微处理存储器,液晶显示屏及外売组成


  11、适用范围:通过测量额头热辐射来显示被测对象的体温


  12、可测量耳温与额温


  13、低电压提示功能


  14、无操作60秒自动关机,更省电;


  15、可定制时间显示,环境温度显示,语音报数,LED背光,冷光片EL背光等功能。


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方案开发



  六、智能红外线耳温枪种类分析


  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是一种利用辐射原理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计,它采用的红外传感器只吸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而不向外界发射任何射线,通过非接触的方法感应人体的体温。多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接触式智能红外线耳温枪:以耳温枪为例,主要由外壳、感温探头、温度传感器、PCB板线路、液晶显示器、蜂鸣器和电池组成。


  非接触式智能红外线耳温枪:以额温枪为例,主要由红外探头组件、主线路板组件、LCD显示组件和外壳组件组成。


智能红外线耳温枪方案开发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